亞洲足聯成立了兩年後,在1956年於香港舉辦首屆賽事,最後由南韓奪得冠軍。亞洲杯足球賽至2023年已舉辦了18屆,其中以日本成績最好,曾4次奪冠,而沙特阿拉伯曾6次打入決賽,是亞洲杯自1972年開始設立決賽決定冠軍以後,晉身決賽次數最多的球隊,但沙特阿拉伯只有3次在決賽中獲勝奪得冠軍,然而在世界盃上成績最好的亞洲球隊南韓,只在最初兩屆不設決賽的賽事中奪冠,其餘4次晉身決賽都敗陣只得亞軍,60多年來一直與錦標無緣。
从1956年至2004年期间,每屆亞洲盃都與欧锦赛以及奧運會在同一年份舉行,因此亞洲盃的吸引力也長期受制于這2個同年舉行的大型體育賽事。為了更好地推广亞洲盃,并进一步提高賽事的影响力,亞洲足協决定将亞洲盃放在體育賽事相对较少的单数年份舉行。因此,亞洲足協將原定于2008年的亞洲盃提前1年至2007年舉辦,之後仍繼續每4年舉行一屆。以往亞洲盃歷屆賽事均由單一個國家承辦,而2007年是亞洲盃開辦以來唯一一次由多個國家共同承辦,该屆由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和越南4個東南亞國家聯合主辦。
60多年來亞洲盃的參賽隊伍都曾有所變化,其中以色列的退出及澳洲的加入影響最大。以色列曾是亞洲足協成員,在1956年至1968年的最初4屆亞洲盃都曾參赛,並於1964年以主辦國身份奪得亞洲杯冠軍,但由於以色列與伊斯兰教國家關係惡劣,1974年亞洲足協在大部份穆斯林國家支持下,通過了不再邀请以色列參加包括亞洲盃在內,由亞洲足協主辦的各项足球賽事的提案,以色列从此沒有再參加过亞洲盃。原本屬於大洋洲足联的澳大利亚,於2006年轉入亞洲足協,从而在2007年首次參加亞洲盃。在2011年亞洲盃,第2次参赛的澳洲便获得亞軍。2015年亞洲盃,澳洲以主辦國身份首次奪得亞洲盃冠軍。
獲勝的球隊成為亞洲冠軍,直到2015年才有資格參加國際足總洲際國家盃[1]。
亞洲盃決賽周的參賽名額由第一屆1956年亞洲盃的四隊,逐漸增加,由2019年亞洲盃起決賽周名額增至24隊,同時取消季軍戰。而亞洲盃外圍賽由2019年開始,同時成為之前一年的世界杯亞洲區外圍賽一部分[2][3]。